就在昨天傍晚,俄罗斯远东勘察加半岛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8.8级强烈地震,在当地引发了大约4米高的海啸,并且海啸波开始席卷各地。
日本、夏威夷、北美西海岸都发布了海啸预警,连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都受到了影响。这场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六强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一座火山也随之爆发。
唯一庆幸的是,地震所在位置人烟稀少,距离最近城镇有近200公里,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没有人能放松警惕。不只是海啸威胁,还有未来的大地震威胁。
日本和夏威夷,数百万人撤离
勘察加半岛南边最近的国家就是日本,尤其和北海道地区只有一海之隔。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带来的海啸恐慌再次蔓延,北海道地区严阵以待。
反应最强烈的,是美国夏威夷:各地警笛不断,首府檀香山的高速公路陷入瘫痪,因为居民纷纷赶往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难,警方也在各个海滩指挥民众远离。
夏威夷紧急事务管理局也发出公告:“回家、远离海滩、不要接触水!”夏威夷的一些加油站大排长龙、超市里的东西被抢购一空。当时有民众质疑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但官方答复是:“安全是第一位的”。
加拿大BC省也一度发出了海啸警报,并且在整个温哥华岛西岸生效,随后海啸警告取消。
地震海啸专家、加拿大多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主席Katsu Goda表示:“我们的早期预警系统正在完善,使太平洋周边国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此次地震,距北美大陆只有1000公里
千万不要以为“俄罗斯地震”距离北美大陆非常遥远,要知道俄罗斯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此次地震发生在远东的勘察加半岛,而对面就是北美大陆上的美国阿拉斯加州,直线距离只有1000公里。
之所以没引发巨大损失,是因为无论是勘察加半岛还是阿拉斯加西海岸,都是以无人区为主,如果地震发生在主要城镇周边,那1000公里以内的城市都很难幸免,将遭到巨大破坏。
更让人担忧的是,此次地震发生地,正是在有Ring of Fire“火环”之称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而温哥华也属于这一地震带,谁能保证八级以上的大地震近期不会发生?
在勘察加8.8级强震后,专家表态还会有数次到数十次的余震,最强的余震会达到7.5级。当这一区域板块持续震动后,周边海域的地震风险也会上升。
BC上次严重海啸,并非“远古时期”
当谈论BC省历史上的严重地震、海啸时,人们可能会提到1700年代的卡斯卡特大地震,震级达到了9.0,对沿岸原住民社区造成严重破坏。
但实际上,BC省上次经历严重海啸并非远古时期,而是1964年3月27日:美国阿拉斯加遭遇了9.2级巨震,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强地震,海啸波一路向南袭击了温哥华岛。
Port Alberni遭到重创,因为海啸沿着狭长的海湾袭击城市,掀起3-5米高的大浪,冲毁了300多栋建筑,周边著名度假胜地Tofino同样被波及。
除了温哥华岛西侧外,BC省的海达桂群岛(Haida Gwaii)、中部海岸的Prince Rupert等地,都是海啸高危地区。尤其是中北部海域,距离地震最高发的阿拉斯加地区很近。
媒体们今年来多次报道“北美西海岸百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不低”,尽管人们大多不愿相信,但随着此次8.8级巨震的爆发,“The big one”似乎真的不遥远。
列治文三角洲居民,无需过度担心
接下来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大温最低洼的沿海城市列治文、三角洲,如果遭遇地震引发的海啸,会非常危险吗?
非要说危险的话,列治文、三角洲确实危险性高于更靠内陆、海拔更高的本拿比素里温哥华,但列治文、三角洲不同于直面外海的温哥华岛西海岸,属于内海海域。
温哥华岛是整个大温的巨大屏障,就算遭遇了严重海啸,当海啸波来到大温时已经所剩无几,能量大幅削弱。
多年来,列治文、三角洲政府不遗余力地建设、加高防波堤,让威胁继续降低。所以,除非经历极端严重的地震海啸,否则大家完全可以安稳生活。
列治文三角洲最需要担心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因为列治文、三角洲平均海拔只有1~2米,这才是迫在眉睫的难题。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