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对温哥华吐槽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社交媒体、论坛上,有一类非常常见的帖子名为:《离开温哥华后,发现还是温哥华好》。
这是因为,作为世界五大最宜居城市之一的温哥华,即便比以往退步了不少,但还是属于一切都“恰到好处”的城市。那么,当你碰到一些不那么恰到好处的状况时,自然会难以适应。
回趟国,不是“热死”就是“冷死”
先说说回国,华人回国最常见的时间是圣诞假期和暑假,暑假回国需要直面35~40℃的超高温,而温哥华只有25℃左右,被温哥华的气候“惯坏”导致回国热的没法出门。
寒假回国?北方人需要面对零下20~30℃的低温,南方人虽然不用面对超低温,但江南一带0℃左右的冬天外加没有集中供暖,室内冷的像冰窖,还是会把人“冷死”。不像温哥华,室外温度不低,室内又很暖和。
还有一种情况,是被“淋死”:温哥华的雨季虽然长,但很少有滂沱大雨,戴戴帽子就够。这种习惯一旦带回国内或者其他多雨、且多大雨的城市,分分钟被淋成落汤鸡,外加被路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
去趟大城市,压根跟不上节奏
温哥华的目标是成为国际大都市,但目前整体节奏却跟大城市不沾边。小编近期在英国伦敦就能直观感受到温哥华和大城市的节奏差距有多大:
伦敦地铁闸机的关闭速度比温哥华快很多、地铁楼梯的运行速度至少是温哥华的2倍、人们行走速度也明显快于温哥华。这只是一个“缩影”,因为温哥华人习惯慢悠悠地在城市行走、徜徉……
这种情况在回国也很常见,比如地铁门一开,你想等别人下车再上车,却被身后的人群“推”上了车 —— 你不能说这种行为没素质,因为大城市讲究的是效率,慢悠悠是行不通的。
总觉得别人很冷漠,不热情
在华人论坛上有人感叹“温哥华的白人,是全世界最Nice的白人” —— 温哥华本地人打心眼里不会歧视外来族裔,而且会尽可能提供帮助。在温哥华住久了,很多人认为欧美白人都很心善。
可当你去到其他地方,无论是美国拉斯维加斯、洛杉矶,还是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会发现当地人虽然不太会明着歧视你,但往往对你比较冷漠,当你遇到困难时大多是视而不见。
带娃出行的小编发现的状况是:在温哥华,如果孩子主动想和其他孩子玩,那么其他孩子的父母一般都会笑着同意,并且主动来打招呼;但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其他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冷漠,有的直接会喊走孩子。
公共交通,竟然真比开车快?
这种水土不服则不是说温哥华好,而是吐槽温哥华公共交通的“烂”。在温哥华无论去哪,绝大多数情况下坐公交和天车的时间都要远远比开车的时间长。因为公交天车线少、覆盖率低。
但到了真正的大城市,你会发现公共交通竟然真的比开车快。比如开车30分钟才能到的地方,公共交通只要20分钟!典型的这类城市就是伦敦和东京。
这当然是好事,但在温哥华待久的人会哭笑不得地觉得“是不是谷歌导航写错了”?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温哥华距离国际大都市确实远。
遛娃地方少,对残障人士保障不到位
温哥华,包括整个加拿大,对“老弱病残”的保护是非常到位的:几乎每个商场、每个厕所都有为残障人士设计的通道,哪怕是市中心都有“遛娃”的公园,社区绿地不计其数。
老人和孩子在温哥华被保护的很周全,但在欧美其他大城市,尤其是比较紧凑的欧洲大城市,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继续以伦敦为例,大多数景点没有残障通道,如果带着婴儿车,还得把婴儿车搬上楼梯。
至于遛娃的地方?抱歉,寸土寸金的欧洲大城市,怎么可能配备城市中心区的户外儿童乐园?最多就是去购物中心找找玩具区。但像乐高乐园、迪士尼乐园这样的大型儿童游乐区,温哥华倒是没有。
去欧美城市都觉得破,没温哥华新
跟国内大城市比的话,温哥华整体面貌、基建都不算新,其实城市新不新旧不旧,完全取决于是什么年代开始大发展的。事实上,以欧美大城市来看,温哥华真的算很新的。
去纽约伦敦这样的城市,你会发现哪哪都破破的:地铁站残破不堪,地铁是百年前的产物,远不如温哥华的天车新;你会发现飞机场也比较破,没有YVR机场那么时尚好看;
温哥华虽然建市也算有100多年,但得益于近几十年,尤其是21世纪后的移民人数加大,很多楼盘、商场、社区中心都是近期建设的,整体看上去确实比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国家的城市新。
温哥华为什么容易把人“惯坏”?
最后来说说温哥华为什么容易把人惯坏,其实前文已经提到,因为温哥华太“平衡”了:
城市的规模不大不小、气候不冷不热、节奏不快不慢、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 —— 因此,温哥华就像把人放在一个大型的“舒适区”里。
人一旦在舒适区里待久了,去别的地方时,只要有一个方面打破了你的舒适区,就会引发水土不服。
从这一点看,过于舒适的温哥华,适合长期生活,却不适合磨炼心志……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