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Retail Insider报道,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奢侈品时尚电商Ssense正准备依据《公司债权人安排法》(CCAA)申请破产保护。
此前,该公司的主要债权人已采取行动强制出售,这也成为今年加拿大零售业最具震动性的事件之一,并引发了外界对奢侈品电商生存前景的担忧。
零售战略顾问Carl Boutet形容这一消息是“令人震惊的”。
Boutet指出,许多人原本认为Ssense能够幸免于奢侈品电商的动荡。
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最强的在线奢侈品零售商也同样脆弱。
Boutet表示: “奢侈品电商作为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其实已经挣扎多年了,高退货率、微薄利润率,以及消费者偏好的转变,都让行业雪上加霜。”
此次危机的核心在于Ssense与主要债权人的矛盾。债权人已自行向法院提交CCAA申请,试图将公司纳入破产保护并启动出售程序。
对此,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ami Atallah在内部信中明确反对,称此举违背了公司的意愿。
Atallah说: “我们不认为这是Ssense的正确出路。”
公司发言人Janet Park强调,公司过去几个月一直在与债权人积极谈判,希望通过融资重组寻求出路。
然而债权人却选择绕过谈判,强行推动破产保护并启动出售流程。
Park说: “我们一直寻求合作的解决方案,但主要债权人却在未经我们同意的情况下推进程序,这一决定令我们非常失望。”
Boutet最后指出,债权人的行动充分说明其对Ssense抗风险能力失去信心,当这个级别的投资者推动债权保护时,就是重大的危险信号。
毕竟如果问题仅仅是资金周转,那早就应该有人接盘了。
网友分析,破产早有苗头
在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表示对Ssense的困境并不惊讶,他们认为电商行业整体环境都在变差。
网友A分析Ssense破产的原因主要在于“无限打折”的经营模式。
他指出,Ssense一年里几乎没有几个月是没有折扣的,这种长期打折的策略已经把消费者“养刁”了,大家都等最低价,几乎没人愿意买正价商品。
网友A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久而久之,正价销售完全做不起来,消费者只冲着折扣买单。
今年甚至出现过2.5折的超低折扣,基本4折就要亏本卖,可见生意已经难以为继。
网友B表示:“我也在加拿大做电商,加拿大人基本没钱消费,这种公司90%以上的订单是去美国的,关税一出肯定跨,除非公司搬去美国。”
网友C附和说:“最近一直有种感觉,Ssense好像快不行了,特别是今年促销期拉的特别长,以前不会一直这样打折的。”
网友D则可惜道:“我一直是Ssense的忠实顾客,但最近直观的感受就是售后越来越差。退款等待时间特别长,甚至长到我都忘了这件事,等到再次下单时才发现之前的退款还没到账。这种售后体验让我越来越失望。
经济与政策压力
Ssense现在的困境,不只是自己管理问题,外部环境也很差。
全球经济不稳,加上地缘政治风险,大家的钱都更紧了。
最大的打击是美国最近取消了“$800元以下免税”的政策,以前很多从加拿大寄到美国的小件都不用交税,现在要交税了,直接增加了成本,也让美国顾客不想买了。
Park表示,他们其实已经找过各种办法想融资、重组,但最后发现只能走破产保护这条路。
另外,行业里上下游都很难,供应商也跟着受累,因为零售商像Ssense、Saks Global都拖着不给钱,供应商的现金流压力越来越大。
奢侈品市场动荡
Ssense当初的高估值,与疫情期间奢侈品电商的消费狂潮密切相关。
2021年达到$50亿元的估值正值市场消费热潮顶点,如今市场正在回调。
即便是HSG(前红杉中国)这样的投资方,这笔投资也面临减值,足见当下市场环境的艰难。
此外,Ssense过于依赖95后这一代奢侈品消费者,而他们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消费能力也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主要奢侈品牌也在收紧分销渠道,进一步限制了Ssense获得最受欢迎系列产品的机会。
奢侈品行业的动荡
全球奢侈品最近不太景气,Ssense正好在这个时候出问题。其实不止它一家,像LVMH、Kering、Richemont这些大牌巨头,销量也在往下走。
此外,另一家加拿大知名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也同样陷入风波。
据CNBC报道,加拿大鹅的控股股东Bain Capital正考虑出售所持股份,并已吸引Boyu Capital、Advent International等机构出价,给出的估值大约$13.5亿元。
虽然估值远低于2018年的峰值,但与Bain Capital在2013年以$2.5亿元入主相比,还是能大赚一笔的。
Ssense破产,其实就是奢侈品电商日子不再好过的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Retail Insider, CNBC, 小红书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