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天理!大温华人职场遭孤立后,竟被同事拿铁管殴打!报警后,施暴者还被集体包庇!

2025-07-29     温房网 226 21

近日,一位大温华人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求助,称自己在大温的一家华人小公司工作期间,不仅遭到同事打压,甚至还被人持铁管殴打,因此向网友寻求帮助。

据博主描述,涉事老员工平日里经常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对新员工尤其排斥。

事发当天,博主正忙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期间该老员工又指使她去做其他任务。

博主的一番好心解释,不但没被理解,反倒被老员工诬陷成“推卸工作、不配合”。

老员工还夸大其词、向上级打小报告。结果公司经理找博主谈话,博主也只能无奈出示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以作解释。

然而,事情并没就此结束。

接连无故被打压,博主心里自然不忿,便直接质问那位老员工,为什么总是恶意排挤、欺负自己。

没想到,对方竟当场情绪失控,直接动手、攻击了博主。

据博主回忆:“老员工直接拿工作用的铁管子向我抽过来,我整条手臂直接麻了。”

博主当场直接报警。但让她心寒的是,等警察赶到后,其他在场的同事都和老员工相交甚好,直接一直否认老员工动手,集体做了伪证,包庇了老员工。

目前,博主无奈,也只能先前往医院就医,并准备搜集证据追究法律责任。

事情曝光后,有网友立刻指出,像这类华人小公司普遍缺乏正式的HR系统,管理混乱,员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而博主也对此回复道:“这家公司本身就没有HR,平时只有老板和各组员工。”

华人网友集体支招

此事一出,立马引来无数华人网友的愤怒和声援。

不少网友表示,类似的职场矛盾早已屡见不鲜,只要双方都有动手,最后通常都是“双双被炒”。

其中,网友A回忆:“我以前在阿省油砂工程实习的时候,我看到两名工人因争执打架,虽然其中一个人声称不是自己先动手的,但结果是两个人都被开除了。几天后,打人的那名工人刚找到新工作,在上班途中竟被一辆卡车侧面撞上,事故司机正好是被打的那名工人的老乡,引发一连串猜测,不过因为警方缺乏证据,只能按交通事故处理了。”

网友B也分享道:“我们公司是一个男的摸了另一个男的屁股,闹到管理人那里去了,当天下午两个人的工位就空了。”

由于事件后来演变成双方肢体冲突,而当时现场又没有监控,加拿大职场在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通常会采取“双向处理”的方式,以快速止损、规避潜在责任。

因此,很多也提醒博主,遇到此类情况,第一时间一定要确认现场是否有监控。

对此,博主回应说:“太着急了,没注意看现场有没有监控。如果真没有该怎么办?我现在还在急诊等着,但感觉医院应该也没法判断受伤时间吧。”

网友C则建议:“你应该想办法找到你被打的证据,包括监控、影像。当时你被打时,就应该拿手机录像或者让警察第一时间去调监控。

网友D也强调:“无论身体不舒服还是心理创伤都要如实反映,心理感觉压力巨大,例如看到那些老员工和听到公司名字,都已经有应激反应了,谁问你都这么说,要是他们敢做伪证,那就交给警察、律师和法官。这种送上门的泼天富贵千万要接住啊!”

网友E则表示自己是安省持证安全员,并提议:在加拿大,此类职场暴力事件有明确的处理流程,无需私下聘请律师。受害者应第一时间致电所在省份的劳工部门(如BC省劳工部),并详细说明事件经过,劳工部会派工作人员介入调查。

网友E强调:“在工作场所打人,无论理由如何都不能容忍,打人者必须被开除,包庇者也会被一并处理,公司老板也会受处罚的。”

不过,也有网友对警方的处理积极性提出质疑:“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但警察有时候真的不会积极处理。”

网友E则回应:“不用犹豫。加拿大法律是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包括工资、加班费、职场人身安全等问题。出了事就马上联系你所在省的劳工部,他们会管的。千万不要畏畏缩缩,要依法维权。”

职场霸凌,如何维权?

综上来说,如果有确凿证据支持(如监控录像、医生的伤情诊断、目击证人证言等),施暴者可能会被警方以袭击罪起诉。

但如果缺乏直接证据,且在场人员集体作伪证,案件可能因“证据不足”而无法立案或被检方拒绝起诉。

即便如此,受害者仍可保留医院诊断、报警记录等材料,作为后续民事索赔或向WorkSafeBC申报工伤赔偿的重要依据。

WorkSafeBC申报渠道:

  • 官网:https://www.worksafebc.com

  • 电话:1-888-967-5377(提供7天24小时服务)。申报后将有调查员与你联系,展开正式评估。

此外,若公司存在包庇、打压或无视员工权益的行为,也可向所在省份的劳工部举报,投诉雇主违反劳工法规。

信息来源:小红书,WorkSafeBC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

 unnamed.jpg

做个看完就转的好同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