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Lululemon在全球市场的大火,越来越多的小品牌开始模仿Luluelmon的服装风格、经营理念,市面上Lululemon的“平替”瑜伽服、帽衫、运动裤更是屡见不鲜。
不过在“山寨风气”相对不算特别足的加拿大市场,似乎没有什么品牌会堂而皇之地模仿Lululemon,可是在全北美最受人们喜爱的超市Costco,却出现了Lululemon的“高仿”!于是,Lululemon正式起诉Costco……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因为Costco售卖的高仿Lululemon,居然是自家的品牌,比如人们熟知的Kirkland Signature,售卖和Lululemon相似的运动裤、Danskin、Jockey等品牌则在卖和Lululemon相似的夹克、帽衫。
Lululemon并非是直接起诉了Costco,而是表示“去年11月的时候,已经投诉过Costco,让其下架这些高仿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侵权。”
当时Costco同意下架,然而大半年过去后,这些产品仍然没有全部下架。这下,Lululemon真的被惹恼了。
不仅加拿大官媒长篇幅报道了此事件,就连欧洲、亚洲的媒体也“看热闹不嫌事大”,将Lululemon和Costco的矛盾公之于众。
又是一场“美加贸易战”
有网友笑称,真正的美加关税大战、贸易战并没有打响,反而是加拿大品牌Lululemon和美国品牌Costco的贸易战率先开战。从体量上看,Costco似乎更胜一筹,但Lululemon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在诉讼中,Lululemon直言“很多顾客误以为在Costco买到的就是Lululemon的服装,因为品牌标识不明显,而且款式和Lululemon很难区分。”
尤其是一些顾客,误以为Costco能买到最便宜的Lululemon,于是选择今后只在Costco买“Lululemon”,全然不知自己被蒙在鼓里。因此,Costco不仅侵权,甚至还存在诈骗。
Lululemon在声明中表示:“Costco这样的公司居然不尊重我们持有的专利、不尊重他们的声誉、毫无善意,我们很难理解”。据悉,这份诉讼文件足足有49页。
Lululemon认为,法院应该立即命令Costco停止生产、销售这些高仿产品,在整个北美地区都应当全部下架,并且在宣传页面上删除这些服装的广告。
此外,对于已经售出的这部分产品,Costco还应该将利润赔偿给Lululemon,因为这些高仿产品让Lululemon间接损失了大量的销售额。
律师发声:Costco有错,但不是罪大恶极
在诉讼中,Lululemon认为Costco的做法不仅仅是不地道,而是很恶劣、缺乏尊重,然而著名知识产权律师Elizabeth Dipchand在接受加拿大官媒CBC采访时却表示:Costco有错,但并非罪大恶极。
“低端仿冒品、假冒产品在市场上一直存在,只不过涉事的公司是Costco,因此问题会被放大”,Elizabeth表示,“Costco应当给予Lululemon一些赔偿,但金额不会很高。”
在Elizabeth看来,Costco运营多年以来,涉及到的诸如此类的负面报道、尤其是涉及到假冒产品制造方面的报道少之又少,这是一家知名公司、极具影响力,他们不会故意用这种方式来伤害Lululemon。
“Costco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些服装上的小细节,比如背部条纹,已经被Lululemon列入了知识产权,但Costco忽略了这个细节,因此犯错,他们并非明知故犯”,Elizabeth指出。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人们比以往更加希望用可负担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产品,那么如果Costco卖的高仿Lululemon质量足够好,价格却不到Lululemon的一半,那有什么理由拒绝?
Reddit网友:我们支持Costco
相比于律师客观理性地分析,在Reddit等著名论坛上,广大北美网友似乎也和上文中的业内人士那样,更愿意支持Costco,哪怕他们是过错方:
有网友指出:“Lululemon和Costco的衣服都用的孟加拉国工厂,但后者便宜75%,这把Lululemon惹急了!”
还有网友把矛头指向了Lululemon掌门人Chip Wilson,因为他在竞选期间的一些不恰当言论,让其成为了广大民众的众矢之的。虽然Lululemon产品好,但不喜欢他的人会恨屋及乌。
一些机智的网友还给Costco支招:“不如你们一个区域卖Lululemon,另一个区域卖高仿Lululemon,然后看看谁卖的好?”
一位比较严谨的网友同时买了Lululemon的帽衫、裤子,以及Costco的高仿帽衫、裤子,表示Costco的质量确实差一些,但考虑到品牌差价,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如果你是Lululemon的“铁粉”,会考虑购买真的Lululemon,还是会选择Costco的物美价廉的高仿Lululemon呢?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