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在BC买车加价已成常态,有车行居然加价50%以上

2022-10-09     温房网 1188 21

在疫情前买车,甭管什么价位的车,只要你的砍价本领够高,都能有不错的优惠。比如一辆5万加元的车,能还价到4.5万左右;一辆10万加元的车,甚至能还价到9万以下。



然而,随着疫情带来的芯片荒、供应链危机等问题,如今想在加拿大买车,别说是还价了,原价都不一定买的到。


就算买的到,一些热门车型动辄就要等6个月、1年甚至2年;特别热门的车型不光要等,还得加价。不少“黄牛”瞅准时机,提前预订车辆,然后到货时加价卖出,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现如今,车行都要加价买车了



虽说黄牛的行为很让人不耻,但毕竟是他们以个人或者小车行名义卖车,也没法去监管他们。然而更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如今在BC省多家大车行,居然买车也要加价!



车行给加价美其名曰:“市场调整费用”  —— 是市场供应问题导致的加价,并不是我们强制你加价。


为了尽可能提高车价,车行还想出了一个更绝的方法:进货顶配车型,然后再加上一些附加的选装,然后加价,把车价“堆”的特别高。一位名叫Lisa Smedman的民众表示“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我感到很沮丧。”



如果说车价能在高通胀时代保持不变,那么加些所谓的“市场调节费”似乎还说的过去,但事实却是,车价这两年已经有了明显上涨,尤其是豪车:


比如特斯拉最热销的Model Y车型,在2020年初的起价还不到6.7万加币,如今起价已经是8.5万加币,价格2年提升了30%左右;



华人特别喜爱的豪华SUV宝马X5,在2020年初的起价在7.1万加币左右,如今也已经涨到了7.91万加币;


别忘了,当时买车还能降价,现在买车还得加价,这样此消彼长下来,2年车价的提升可就非常吓人了。这种状况依然会持续,因为全球供应链仍然在僵局中。



最夸张的加价,已经加到了50%以上



疫情期间,热门二手车的价格很昂贵,但大家能想到的就是“低里程的二手车,跟新车价格差不多” —— 这已经是人们能接受的极限了。


然而现在,一些紧俏车辆的低里程二手车,居然价格远远超过了新车,甚至能超出50%以上,令人咋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奶爸神车”丰田Sienna,看看网站上的二手车价吧:



丰田Sienna LE基础版本的新车车价是4.2万,而如今1万多公里的二手车车价已经普遍在6.5万以上,比新车贵了50%;


如果是高配版本,比如XSE,车价更是比新车贵出了接近60%。继续往下看,还有更夸张的:标价11.5万,比新车价高出了100%!



还有就是炙手可热的特斯拉,以Model Y为例,新车税前加上选配价格大概在8.5~9万之间,来看看二手的:



2~3万的里程数,其实不算特别低了,但车价都在9万到9万5之间,比新车贵,只是不像Sienna贵的那么夸张。


这几个月,特斯拉的供货量稳定提升,不少原本需要等8个月的车型如今只需要3个月左右,因此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加价的势头。


如果不是特别火爆的车呢?再看看华人比较喜欢的BBA里卖的比较好的车,比如奥迪Q5,新车价格加上选配大约税前会在5~5.5万之间:



如图所示,低里程数的、较低配的二手Q5,价格和新的相差无几。尽管没有加价,但比疫情前的行情也是贵出很多。


更便宜的车,比如2~3万级别的,情况相对好一些,只不过对于追求代步车的人来说,原本买车就是为了尽可能省钱,哪怕只贵出1000、2000,杀伤力都是很大的。



用车成本,已经高出天际



如今人们的用车成本,可谓前所未有的高:油价已经不断在刷新纪录,车价本身亦然。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的一款丰田车,在疫情前买的话价格是4万元、现在买的话是5万元。



在疫情前,假如你每月汽油费是200,那么一年是2500左右;如今同样的里程,汽油费会飙升到4000左右;


那么原本5年总的用车成本(不算保养),是4万的车价外加1.25万的油价总计5.25万,如今则是5万的车价,加2万的油价,总计超过7万!这谁受得了?



好在近几年ICBC不断降低保费,算是给大家了一些宽慰,否则用车成本之高,会让一些所谓的省钱代步车都变得不再省钱,人们只能去选择公共交通。


如今的加拿大,房市已经有些冷却了,车市却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加价还在越加越疯……眼下,有车一族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油价能赶紧降下来。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

 unnamed.jpg

做个看完就转的好同志

相关新闻